顯示具有 議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議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你也還在「追求自然」嗎?

不知道身邊是不是還有人「追求自然」?
之前我記得有朋友跟我討論過
"我相信食物或食品有機栽種的來源一定好"
但我跟他說
"我相信有品質且有保障的製作過程,並對食物及食品有嚴格把關更重要"
======
文章有兩段話我很喜歡
1. 所有的食物進到身體裡,就是各種化學式,所有的料理,都是加工,請把重點放在加工過程的添加物以及過程是否安全
2. 大自然不是專為人類設計的,你怎麼會認為「天然」就一定是對人類好的? 你吃生肉嗎? 你喝沒消毒過的水嗎? 你都直接吃沒煮過的菜嗎?
======
當人類在追求生存,討論是否天然的意義已經不大,討論具體的營養素以及添加物(兩個都是各種化學式)的含量,更應該被聚焦。
======
延伸閱讀1 : 人工代糖一定不好?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八田與一

八田與一_poster_ol(小).jpg

人類,
我們習慣劃清界線,
我們習慣群居合作。


「大海不分國界,這不關乎你是哪一國人」
-八田與一


我們為什麼要團結在地?
我們又為什麼幫助外外國人?


「要打架,何不一起跟眼前的魔鬼打架?」
-八田與一


面對我們共同的問題,
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才能教會我們的孩子,
選擇一同解決問題,
而不是選擇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


「教育是最強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來改變世界」-曼德拉


問題的解決之「道」,
何時能存在你我心中?

我期待。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在你眼裡,這世界是甚麼樣子?

2016.6.12, 5:04 AM
難得一天,我比我的鬧鐘還要早起

一個問題從腦海裡浮現,我很想知道各位朋友的答案

"在你眼裡,這個世界是甚麼樣子?"

==========

故事總是在身邊一直發生,
這些故事都將和你的生命產生或多或少的連結。

只是這些故事有時卻說不出口,
只能在心裡默默萌芽

==========

故事一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看到紹恆轉貼的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c.maurice.huang/posts/1024633597628916

要不是最近事情太多了......
現在都已經10點了,我還在情緒裡面......
搞屁......
披頭四合唱團(The Beatles)最著名的靈魂人物約翰·藍儂在1971年9月發行一首單曲《Imagine 想像》,這首曲子直至今天早已是一首經典的作品,《滾石》雜誌認為《Imagine 想像》是約翰·藍儂「送給世界的最偉大的音樂禮物」,而這首歌的歌詞更跨越世代,啓發了我對生命平等與世界一家的想像⋯⋯
影片是Glee影集,與聾啞學校學生合唱這首歌的片段。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想像沒有天堂在那裏
It's easy if you try 那很容易,如果你願意試
No hell below us 也沒有地獄在底下
Above us only sky 我們頭上只有一片藍天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想像每個人都活在當下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想像這個世界沒有國家
It isn't hard to do 這並不是那麼難去做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沒有需要殺戮或死亡的目的
And no religion too 沒有宗教也一樣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想像所有的人生活在和平之中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能會說我是個做夢的人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是我不是唯一的一個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而這個世界將會合而為一
Imagine no possessions 想像世界沒有身份階級
I wonder if you can 我想知道你是否可以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沒有貪婪與饑餓的必要
A brotherhood of man 大家都情同手足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想像所有的人,分享這個世界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能會說我是個做夢的人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而這個世界就將合而為一

這就是今天早上最後從我腦海裡冒出來的問題:
究竟這個世界,在你們眼裡,是甚麼樣子?
學校裡總是會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聲音。
只是有時這些聲音,很讓人不知所云。

======
故事二

在昨天探勘回學校的路上,Christina的新聞,讓我也沉重了很久很久
我直覺就想到了強強,果真,他已在臉書貼了這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368027366547143&id=100000196797421

這世界究竟是怎麼了,接二連三的殺人新聞,
在台灣、在國外,這世界一直在發生。

究竟甚麼是教育?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疑問是:
快樂學習真的是對的嗎?
培養思辨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真的要透過現在這種失控的教育理念才能做到嗎?

什麼是失去,什麼是存在?
什麼該要被停止,而又有什麼該被繼續?

人又為什麼之所以為人?

======
故事三

昨天正好看到朋友分享的影片

你跟這個世界的共通點,比你想像的多更多。
誰會笨到認為現在這世界上還純種民族?
若要打破藩籬,須先打開心胸




在學校裡,在童軍圈裡,總是會不斷地遇到利益衝突的事情,總是會不斷地遇到派系相鬥的問題。我也是曾是派系鬥爭的犧牲者,我也曾是派系鬥爭的受害者。我很感謝之直我的先進前輩,給我力量,教導我,鼓勵我。

但是,這還是無法解決這件事情一在地發生阿,不是嗎?

======

2017.04.16

這篇文章,當時寫到這裡就暫停了。

後續有想法再補上吧!

【xxx】的孩子

對於【xxx】,或許大家的容忍與理解程度已越來越高。
看著教育現場的狀況,心裡很複雜。
好多好多的想法從腦海裡浮出,要怎麼能給這些議題提出正確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這些不只是議題,而是孩子,是生活在你我現實生活週邊,活生生的孩子。
【xxx】的孩子我只能定義成某些少數的孩子,
我沒辦法說他是疾病,因為雖然的表徵和多數人不太一樣,
但這些孩子和一些多子孩子比較起來,
他們【健康】多了,也比多數孩子更堅強。
我沒辦法說他是特別,
因為特別的前提是我已定義甚麼是【不特別】,
這似乎也不公平。
======
讓【xxx】的孩子有更多機會與更多人接觸,
並不是一件壞事,只是有時候,這很殘忍。
因為與他們接觸的人,並不見得都已準備好。
在參與志工服務的過程,
總不喜歡將其他相較我們較弱勢的人民定義為貧窮。
更尤其是許多志工單位,
宣稱透過貧窮的體驗,讓孩子更珍惜。
我們甚麼時候變得要透過【體驗別人的不幸】,
來讓我們得到更好的改變和幸福?
這和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有甚麼不同?
同樣的,我們的教育,
甚麼時候變成要透過與【xxx】的孩子相處,
來讓多數的孩子學習尊重與包容?
這是對的嗎?
======
【以下為Line的轉載訊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UEY4fFNWw
即日起至5/5止,您的每一次觀看,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就捐一元給牧羊人青少年關懷協會,最高捐贈10萬元。如此就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來幫助他們!。
* 點擊率計算是每個人每一天都可以點閱 *

你身邊有多少過度包裝?

工作的關係,常常都會有日本學校來訪。
當然免不了就會需要購買一些茶點或是紀念品給日方。
鳳梨酥好像就是一個免不了的東西,
雖然身在學務處好像還是不能太招搖。
(請參考 http://flydelsf.blogspot.tw/2016/09/blog-post.html )


這是某一家的鳳梨酥與包裝,
或許這是為了送禮而製造的包裝方式,
但是這樣過度包裝的狀況,其實不只是只有他們。

======

過度包裝是一個能被改變的現況嗎?

我們又能做些甚麼來抵制或是改變這件事呢?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ELIV x one-forty 『探訪菲律賓移工社區』

2015年底,我在印尼。

我還記的高捷當時到泗水來分享一場講座,
談到有關對於東南亞歧視的問題。

這個例子很棒,我想大家都可以試著想像一下。

情境一:
如果在酒吧裡,有幾個歐美人或台灣人聚在一起,
當他們友善地過來邀請你喝一杯酒時,
你會考慮多久?接不接受?

情境二:
如果在酒吧哩,有幾個東南亞移工聚在一起,
當它們友善地過來邀請你喝一杯酒時,
你會考慮多久?接不接受?

如果以上兩個畫面你都認真想過,
然後發現答案不一樣,
那就不要說你自己沒有種族歧視。

======

現在正在往台北的高鐵路上,
等等要參加的活動是以立針對領隊辦的志領進階訓練活動。
這次以立和one-forty合作辦的這個活動,
我很期待,也很希望能從活動中在更擴展我自己的視野,
一直不斷學習和前進,讓我覺得很札實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以下兩個小短片是One-Forty的介紹
  

另外有活動提供的幾篇文章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

附上活動前導信的內容給大家參考

Dear ELIVer,

歡迎參加ELIV與One-Forty共同舉辦的『探訪菲律賓移工社區』活動
邀請您閱讀此封前導信,以期待的心情,踏入這趟探訪不同文化的學習旅程。

首先,請點我觀看One-Forty的影片介紹,你會發現關心移民工的One-Forty,藉著(1)拉近台灣人對於新住民的了解、和(2)培力移工擁有在台灣、和返鄉後的生活技能,實踐了我們和移民工能有進一步的友善互動。

你是不是想到了ELIV在國際服務期間,對於帶領志工進入社區拉近彼此了解;甚至發展陪力計畫的種種志工心態,和社區發展的相同脈絡呢?

12月4日09:00 請身著以立T,以輕便行囊攜帶環保餐具、報名費300元(繳交給XX)+餐費約150元、雨具、悠遊卡,在圓山捷運站1號出口集合,記得要準時。現場聯絡人為OO(****-***-***) or YY(****-***-***)。我們當日會有短距離的徒步、和大量和陌生人的互動談話,你會以團隊任務的方式,嘗試、體驗、感受我們所不熟悉的台北街頭。

當日行程如下:
09:30 - 10:30 移工議題初步認識與描繪第一印象
10:30 - 12:00 菲律賓社區小組分組任務進行
12:00 - 13:00 菲律賓食物與文化分享(午餐時間)
13:00 - 14:30 分組議題反思與生活實踐(腦力激盪、行動方案發表)
14:30 - 15:00 由圓山捷運站前往以立辦公室
15:30 - 16:00 邀請吳庭寬講師進行『深入訪談講座』

歡迎你閱讀以下文章,對台灣的移工現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有任何需要補充的地方,煩請回信說明。
希望你會喜歡這次的活動,如同ELIV的精神一般,我們永遠不斷的拉近自己與社會議題的反思、和親力實作帶來改變的機會。

​感謝​
​YY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正義?

人間師格(電影) : 閱讀是為了讓你的心智能不受迷惑, 擁有足夠的能力判斷事情的對錯。 上星期發生學生衝突事件,學生最習慣說的不外乎就是 1. 他先罵我的 2. 他罵得比我多 ====== 今天週會,我試著告訴學生一些事, 在數學裡,會因為我的堅持,就改變1+1=2的事實嗎? 不會, 因為那就是學生來學校學習,學校教給同學的知識。 所以同樣的,很多事情, 不會因為學生自己的堅持, 就改變一件事他真正本身的是非價值判斷。 ====== 對與錯,不在這件事做的量多量少,而在於心態以及態度。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當你在爭取你所謂的正義的時候, 你爭取的是對你而言的正義? 還是對你而言別人的正義? 還是對別人而言的正義? 這些正義往往或多或少有所衝突, 而當你在爭取你所謂不管哪一種正義的時候, 你又是否有考慮到因為你的正義所犧牲的事情? ====== 學校最近因為鐘點費與配課的事情沸沸揚揚, 如果一位老師真的正義,真的無私, 那不就應該爭取體制結構改變嗎? 在無法被改變的體制結構下,要求別人犧牲權益, 去完成你所謂的權益,捍去衛你所謂的正義, 這又該何解? ====== 畢業典禮又要到了, 預演、排練、工作安排、開會...... 頭好痛......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德拉旺群島之旅-反省篇-海洋與垃圾

隨便一篇耍廢照片的點讚數,是反省篇的10倍。
可見要帶著自己身邊的朋友去改變這個世界,
有多麼困難。

======

這是我這輩子看到最清澈乾淨的海洋。

我一直想親眼看到船與海地間騰空的距離,
然後影子映襯在海底的沙灘上。

但是不可否認的,當人進到這樣的自然環境,
勢必會有影響,我們姑且不論這是破壞或是自然現象。



落腳在這樣的住宿地點,真的一大享受,
清晨享受日出,白天享受海洋,
傍晚享受夕陽,夜晚享受星光。

而抵達飯店的第一件事,我便急著去確認這裡的衛浴排水系統。

所幸馬桶的水透過房子底下的水管通往陸地
 (恕我語言不通,無法問到管子通去哪裡)

至於洗澡跟其他用水,對育海洋就沒這麼幸運了,
他們就通過地板上的孔,直接排到底下的海水裡。

對,你沒看錯,就是直接排到底下的海水裡。

我想了很久,到底該怎麼去調適這件事情。


最後我只能選擇另一個比較折衷的辦法,

所有我洗頭洗澡洗臉刷牙所產生的廢水,
我盡可能地透過馬桶排出,減少他直接排到海裡的機會。

對不起,我能做的只有這樣。

======

除了洗澡的廢水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廢水了嗎?


當然是有的,這裡的三餐是用Buffet的方式,
所以想當然爾會有大量的碗盤要清洗,
包含煮東西的鍋具......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這樣直接排到海水裡......
所有的油汙、以及清潔的廢水,
就這樣到了海裡......

======

即使是這樣,海底還是可以看見許多成群的海膽與海星。
這樣要說海水到底有沒有被汙染?


在仔細拍完海膽之後,發現其實海裡還是有一些垃圾,
於是紹恆和我正好一人撿了一包餅乾塑膠袋回岸上。

回到岸上後,導遊對我比了個大拇指讚。


只是,我的疑問不是他為什麼對我比讚;

我的疑問是,你取用這裡的天然資源賺錢,
然後看到垃圾你沒有處理,
卻對一個外來的人撿起垃圾後比讚,
這是甚麼心態?

======

是的,又回到了垃圾的問題。



岸邊在退潮後遺留下肉眼就能辨識的垃圾。

你要指望這裡有垃圾車或垃圾船把垃圾載走嗎?
別傻了,就和許多村落做的事情一樣,

把它燒掉。 這是唯一的辦法。

======

在離島間,小快艇是免不了的交通工具,
問題不只是在搭乘快艇往返島間,
更大的問題是你如何登上一座島。


在沙岸你大可以將船擱淺後,直接走上岸,

但在岩岸呢?

你必須一步一步地踩過珊瑚區,然後上岸.....

看著岸邊珊瑚的屍體,每多走一步,
你能想像我自己內心有多痛嗎?


在午餐後,我忍不住撿了地上的珊瑚石,
寫下了在加里曼丹最常看見,也是最諷刺的標語:

Save Me

======

水母湖是最讓我心痛的一個地方
由於語言不通,沒有做足功課,
所以讓我做了傷害水母的事情,真的很抱歉。


我記的前幾天貼了柬埔寨大象的文章,
恰巧有一位老師因為點讚被我看到,
所以我就開玩笑地調侃了他一下。

而我,現在,
就像是那個騎在大象背上的人,
透過破壞來認識如何保護,
透過破壞來要求自己要開始保護。

我很希望更多人能親眼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
不只是因為它很漂亮,
更是因為希望能讓更多人更懂得珍惜它的價值。

======

當地方越是發展,自然環境必定越是破壞,
而住在水泥房吹冷氣的我們,
又要用什麼立場去要求別人只能住在天然的木屋竹屋,
然後就為了所謂的"大自然的資產"。

誰又何嘗不渴望追求進步、繁榮、便利?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德拉旺群島之旅-反省篇-森林


德拉旺群島,位在印尼東加里曼丹。

加里曼丹,又稱婆羅洲。加里曼丹一詞由來不詳。而在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加里曼丹一詞專指在婆羅洲北部某個吃西米的民族。

在20世紀中期,印尼全國有75%以上面積是森林,與亞馬遜河併稱為地球的左右兩片肺。
但短短的30年,森林面積被破壞了75%。

原本印尼的法律是規定不能把森林轉換成農田或是栽種棕梠樹,但2005年卻傳出印尼以中國發展銀行的資金,要將約180萬公頃的受保護林區開發成油棕園。印尼政府在這個政策上已違背了自己的法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A%A0%E9%87%8C%E6%9B%BC%E4%B8%B9

印尼在農業上循古法用焚燒森林的方式來除草,1997年的森林大火,也燒出了森林的悲劇。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22

https://www.tnc.org.hk/zh-HK/our-work/by-country/indonesia/combatting-climate-change-and-saving-forests-for-people-and-orangutans-in-east-kalimantan/

======

從港口回到Berau機場的路上,再從Berau回到Balikpapan的飛機上,一路上是被焚燒的森林景象以及因礦產資源開發或為了栽種油棕甜而破壞的森林。




如果你真的認真看了這篇文章,也看到了現在這一段,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感到無力。

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我的情緒是憤慨的,也是難過的。

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做的事情都有限,能力也有限。
我不知道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這個世界的變得更好,但我很期待有一天,我們都能有解決的方案。

前幾天討論到不銹鋼的問題,大家可以去看看公視「我們的島」有關雲林外海的養殖業。

身為地球人類的我們,究竟還要這樣不謙虛地取用自然資源到甚麼程度?

經濟真的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指標嗎?

每次看到新聞在講GDP要成長,我就不懂,為什麼一定要成長?
不能持平就好嗎?

有成長,就一定會有犧牲,那誰要犧牲?

===

我們能不能一起做些甚麼?我們又能做些甚麼?我們該怎麼做?

重點是,你準備好要認真地一起做些什麼了嗎?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保護地球環境創意廣告

這篇文章放很久了,最近才有時間把他貼出來。

有時候當你說出要保護環境時,即便這是一個趨勢,
你會發現你還是很難使得上力。

有時你會想要放棄堅持,因為很難得到回應。

文章來源 http://www.bomb01.com/article/20419

===

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你扔掉的所有東西都會回來

牠們幫助我們測試化妝品的影響          不幸的是,沙灘不會自我清潔

每一棵樹被砍掉,地球就必須承擔更重的代價              海洋的最大奇蹟就是它仍舊活著
   
塑膠袋殺死了太多動物                非法捕獵危害物種多樣性

動物們已經無家可歸                 每年荒漠化都會致使6000物種滅絕

每60秒都有一個物種滅絕              環境正在惡化

你使用的化妝品經過多少動物測試           動物不是小丑,應該獲得自由

節約用電,也能保護環境                  不要買動物紀念品

塑膠垃圾危害動物的生命              全球暖化讓無數動物無家可歸

停止虐待動物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節約用紙,保護環境                  物種滅絕不能被修復

你看到的是一隻狗狗,              不要讓大自然為亂扔垃圾買單
                               牠看到的卻是一個家

在地球之肺被破壞之前,請及時保護                  對動物伸出援助之手

不要浪費資源                          如果牠是熊貓的話,
                                                                                         你會不會更關心牠一點


每分鐘都有15平方公里熱帶雨林消失         在氣候改變你之前,
                                                                 現在就先改變它